海川应急走进四川宽窄印务,开展综合应急能力提升课程
来源:
|
作者:security-1019678
|
发布时间: 628天前
|
354 次浏览
|
分享到:
为推动平安厂区建设,进一步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,增强应对突发事件急救技能,2023年8月14日,海川应急走进四川宽窄印务有限责任公司,开展为期2天的综合应急能力提升课程,宽窄印务安全管理部人员及各部门安全负责人参与了此次培训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,“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,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,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”。
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,就业人口近8亿人,多数劳动者职业生涯超过其生命周期的二分之一。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,首先是职业人群要健康!
为推动平安厂区建设,进一步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,增强应对突发事件急救技能,2023年8月14日,海川应急走进四川宽窄印务有限责任公司,开展为期2天的综合应急能力提升课程,宽窄印务安全管理部人员及各部门安全负责人参与了此次培训。

8月14日,海川应急AHA导师王萍从应急救护法律法规、应急救护原则及步骤、院外成人心脏骤停生存链等方面展开讲解,重点演示了成人心肺复苏的实操及AED的使用,并针对日常生活工作中常见的烧烫伤、扭伤、骨折、肢体断离、鼻出血、异物卡喉等意外伤害的判定与处置方法逐一进行讲授。
培训中,王老师分享了“沈阳救人反被索赔”的典型案例,最终法院一审二审判决均认为,救助人系自愿实施救助行为,给被救助者实施心肺复苏造成的肋骨骨折及肺挫伤无法避免,其救助行为没有过错,不违反诊疗规范,故不承担民事责任。
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然而近年来,因救济他人而“麻烦缠身”的案例并不罕见,“扶不扶”“救不救”已经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。《民法典》第186条规定:“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,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。”这也是法律法规在为救助人保驾护航,让心存善意的人无需因顾虑承担责任而放弃救助他人,使“救不救”不再成为拷问人心的艰难抉择。

王老师也提到,如果发现有人倒地,不能直接扶起,应该先轻拍双肩检查TA的意识,并在TA的耳边大声询问“您怎么了?您需要帮助吗?”如果对方没有反应,可以呼喊求助,让周围的人帮忙拨打120并取来急救箱和AED,然后检查TA的呼吸情况,如果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,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。
本次培训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,让在场员工深入学习应急救护知识、充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。王老师对常见急症的院前急救进行了详细讲解和演示,并将学员分为2人一组,相互配合,练习不同急症的判定及处置。


8月15日上午,海川应急消防教官聂珮冰围绕消防法律法规、火灾的分类及等级、火灾原生及次生灾害等消防安全知识进行讲解,并着重分析了一些典型的火灾案例,再次敲响安全警钟。
灭火器在初期火灾时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聂教官详细介绍了常见的灭火器种类,包括二氧化碳灭火器、干粉灭火器、水基型灭火器、气溶胶灭火器等,针对不同场景、不同类型的火源,应该选择相应的灭火器,才能正确处置和控制火情。
聂教官还强调,使用灭火器前,须检查其是否在使用年限、瓶体及配件是否完好,并确认压力表指针在绿色区域;使用时,记住八字口诀“一摇二拔三握四压”,呈弓步站在上风口,对准火苗根部喷射。


8月15日下午,根据厂区特点,结合近日所学,海川应急老师组织参训员工进行了人员疏散、扑灭明火、伤员救治3个科目的综合演练。
【科目一】人员疏散:模拟食堂着火场景,厨房工作人员发现火情后大声呼喊,第一时间通知大家,在聂教官的带领下,大家捂住口鼻、弯腰低姿迅速向安全地带撤离。

【科目二】扑灭明火:人员疏散至安全地带后,聂教官将大家分为两队,以“讲解+示范”的方式剖析灭火器的使用步骤,然后由两队员工进行实操,依次使用灭火器扑灭明火,达到人人练习、充分掌握的效果。

【科目三】伤员救治:模拟火灾现场、地震现场、机械事故等场景,参训员工分为3组,根据抽取场景评估伤员情况,并完成对伤员的紧急救助。
安全无小事
防范靠大家
推动平安厂区建设
需要每个人共同的努力